日本作曲家。出生于广岛。早年在东京学习钢琴和作曲,1976年赴柏林高等艺术学校师从尹伊桑学习作曲。1983-1986年又到弗莱堡音乐学院师从胡贝尔深造。其间回到故乡广岛小住,这次回国的经历使他得益匪浅。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研究日本历史、能乐、歌舞伎、传统器乐等日本传统元素,无不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980年第一次参加达姆施塔特夏季音乐节的新音乐课程,在那里他的一些作品得到了演出机会。1990年开始作为音乐节的客座教师参加教学工作。在随后的几年中,日本作曲家群体的声望在国际乐坛越来越高,所以细川俊夫也得到了一系列作品委约。1989-1998年间,他一直是秋吉台国际当代音乐大师班与音乐节的艺术指导和组织者。2001年起出任武生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2004年起任东京音乐学院终身客座教授。如今他居住在日本长野县工作和生活。细川俊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创作体裁非常丰富。从管弦乐、室内乐到电影音乐无所不包。德国求学的经历使他的音乐受到德国文化影响,不少评论家认为他的音乐中可以看到从舒伯特到韦伯恩的影子。当然,日本元素是其创作中不容置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佛教中的禅宗思想和对自然的关注也是细川俊夫选择创作时尤其关注的题材。
这个听觉等级的音乐已不适合聆听欣赏,更适合以研究或者猎奇的眼光去了解与分析。也许如科普兰所述,我们的耳朵大概还没有为这类音乐而准备好,不过我个人觉得也许我们的耳朵永远不会为这类音乐准备好了。不过音乐世界本身是包容的,也因为这一类音乐的补充而完整,这也许就是这些音乐被产生出来的直接原因。这类音乐中也不乏真诚之作,可是也有相当数量哗众取宠、滥竽充数、粗制滥造的作品,这就要留给你来评判了。我们也许可以留意这类最奇怪的音乐中比较真诚的那一部分的产生时间,大多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前后,也许这些音乐恰好反映了在那个时代人性的迷茫、扭曲与破坏,所以对于音乐来说具体什么样的创作方式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创作时的那一份真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