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试听
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出生于热那亚,父亲是一个曼陀林演奏家。帕格尼尼7岁学习小提琴,并迅速成为了小提琴演奏名家,另外他还以赌徒和花花公子的形象闻名。他曾学习过吉他,不过只会在私底下演奏。1805年成为托斯卡尼女大公埃莉萨·波拿巴的宫廷乐师,1809年他又回归到了自由职业。1828年的欧洲巡回演出使他名声大噪。有一个传说:帕格尼尼将他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换来他那高超的技巧,对于这个传说帕格尼尼很满意,甚至有人说这是他自己杜撰的。在他演奏时,他会翻白眼,摇晃的站姿、长而零乱的头发、苍白的脸庞、憔悴的身躯都让这个传说显得更加真实。他充满热情激烈的演出让观众流泪,有的人甚至还晕倒。帕格尼尼给他唯一曾经拥有过的小提琴取名叫加农炮,主要是反映这琴本身所发出来的声音如大炮一般。他曾赞助柏辽兹为中提琴与乐队而作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完成,却因为不满意柏辽兹对于乐队部分的重视而分道扬镳,直到1838年现场听罢此曲的演出后大获感动,当场跪下并亲吻了柏辽兹的手。1836年他在巴黎开了一家赌场,却立刻倒闭。他因此陷入了经济上的麻烦,只能靠贩卖自己的乐器填补损失,1840年去世。
协奏曲指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借此着力体现独奏演奏家演奏水准的音乐体裁,所以往往具有强烈的炫技性。举例如独奏乐器为钢琴的协奏曲就叫“钢琴协奏曲”。“大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特殊的协奏曲形式,通过乐队一组表现力较强、数量较少、称为“主奏部”的乐器组和另一组数量较多称为“协奏部”的乐器组一问一答的交替来进行。另一特殊形式“乐队协奏曲”则是二十世纪以来许多作曲家为展现整体乐队演奏与自身作曲实力而作的音乐体裁。在二十世纪前后,由于乐队的表现力被逐渐重视,许多作曲家的协奏曲作品往往以“为某乐器与管弦乐队而作”命名,借此强调乐队与独奏乐器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为避免混淆,我仍然将此类名称统一命名为“某乐器协奏曲”。
小提琴是擦奏弦鸣乐器,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一般在管弦乐作品中会分成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两组。作为现代弦乐器中最具分量的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又被称作为乐器中的女王。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如果按时间划分大概为1820年至1900年之间。如果用历史事件来划分,“浪漫主义音乐”则可以从1813年霍夫曼论述贝多芬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始,到1914年勋伯格提出“不协和音的解放”为止。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浪漫主义音乐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瓦格纳,钢琴音乐的代表是李斯特。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浪漫主义晚期出现了更多不同的乐派,包括法国的印象乐派和欧洲各地的民族乐派等。
可能你还没有入门,可能你觉得听这些音乐太高大上听不懂,可是你一定听得懂流行歌曲吧!其实听交响曲和听口水歌没有区别,都是用耳朵听,可真正“听没听懂”的关键就在于你的耳朵(还有你的大脑)。你听惯流行歌曲的耳朵与大脑并不足以使你听懂交响曲,原因在于你没有掌握相应的技巧:就好比一个孩子一直在做加法题,即使他做得再快再好,他也还是只会做加法题;他依然不会做减法题,更不用提乘法除法微积分了。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会“加法”也许已经足够了。可是如果你有精神上的追求,何不试着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呢?何不给自己一个打开音乐宏伟世界大门的机会呢?当然,想要获得任何一种提高和技巧都意味着时间与精力的付出。听觉难度入门的曲子的门槛不高,对于未入门的你来说非常合适,所以静下心来花点时间欣赏看看,这不同于流行歌曲的美,试着发现吧!
太精彩的版本了。能把演奏者及乐园介绍附上吗?毕竟是小白级的,还需要多学习。抱拳抱拳。
真女人就该拉这种曲子,争取大一之前练下来
诶,帕格尼尼如果不酗酒赌博嫖娼的话我会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
回复中: 喝酒怎么了?又没有禁酒,合法的。
回复中: 还是别拿现代人的道德观去衡量历史人物比较好,不然没有几个人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