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作曲家。出生于蒂莫斯祖卡的(现属乌克兰)一个波兰贵族家庭。早年在家受到良好音乐教育,1901年至华沙进行正规音乐学习,随扎沃斯基学和声,随诺斯科夫斯基学对位和作曲。1905年赴柏林,受理查施特劳斯影响,与菲泰尔贝格、鲁伊茨基、谢卢托一起组成波兰青年音乐协会。1907-1914年间,他游历了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回到家乡后开始作曲。1917年,他的兴趣又转向文学,创作长篇小说。1919年移居华沙。1920-1921年,他与小提琴家科汉斯基、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一起两次访问美国举办音乐会,受到评论家和公众的好评。1924-1926年主要居住在巴黎,演出自己创作的作品。1927年应邀担任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波兰新一代作曲家工作中。繁重而紧张的生活使他的肺结核恶化,不得不于1929年去疗养。疗养期间,他还撰写了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1937年席曼诺夫斯基逝于瑞士洛桑疗养地。
协奏曲指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借此着力体现独奏演奏家演奏水准的音乐体裁,所以往往具有强烈的炫技性。举例如独奏乐器为钢琴的协奏曲就叫“钢琴协奏曲”。“大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特殊的协奏曲形式,通过乐队一组表现力较强、数量较少、称为“主奏部”的乐器组和另一组数量较多称为“协奏部”的乐器组一问一答的交替来进行。另一特殊形式“乐队协奏曲”则是二十世纪以来许多作曲家为展现整体乐队演奏与自身作曲实力而作的音乐体裁。在二十世纪前后,由于乐队的表现力被逐渐重视,许多作曲家的协奏曲作品往往以“为某乐器与管弦乐队而作”命名,借此强调乐队与独奏乐器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为避免混淆,我仍然将此类名称统一命名为“某乐器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