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附近的一个小镇。父亲是音乐教师与合唱团指挥,是海顿的朋友。艾伯勒早年跟随父亲学习音乐。6岁时他就为一位来维也纳访问的政府官员表演钢琴协奏曲。1776-1779年他师从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学习作曲。阿尔布雷希茨贝格与海顿都十分欣赏他的才能。1787年海顿把艾伯勒的3部钢琴奏鸣曲介绍给一家出版社出版。1792年他成为维也纳当地教堂的合唱乐长。1801年经海顿介绍,他进入维也纳宫廷服务。1804年起担任萨列里的副手,萨列里1824年退休后他就接任了宫廷乐长的职位。值得一提的是,艾伯勒与莫扎特是一生挚友,莫扎特曾指导过艾伯勒并十分信任他的才能,曾请他排演自己的歌剧“女人心”。莫扎特的夫人康丝坦兹一开始委托艾伯勒来完成遗作“d小调安魂曲”,不过可能由于艾伯勒过于崇敬自己的好友,他没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最后安魂曲交由苏斯迈尔续写完成。1833年艾伯勒在指挥安魂曲的演出时中风,1846年在维也纳去世。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50至1820年时期的西方主流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时期,因而也被人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音乐承继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直至二十世纪。乐队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队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随着法国大革命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作曲家的生计也受到影响,由最初依赖宫廷、教会供养转变为独立的自由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