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试听
波西米亚作曲家。出生于内哈尼采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接受音乐教育。18岁时就成为家乡的管风琴师和合唱乐长。1760年,伯爵夫人带他来到维也纳,跟随迪特斯多夫学习。不久之后,他就在音乐界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和威望。1769年在他的保护人的赞助下开始他为期2年的意大利学习。1760年他回到了维也纳,并曾经和海顿、莫扎特、迪特斯多夫一起表演弦乐四重奏。1813年在维也纳去世。万哈尔是一位极多产的作曲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1300首作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作品、教堂音乐、歌剧、声乐作品以及写给不同独奏乐器的协奏曲。他的作品和大多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一样旋律优美,融合技巧、灵敏和机智于一体,为世人所接受。
奏鸣曲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发出声响。奏鸣曲多为展现演奏家演奏水平的三乐章独奏乐器大型乐曲,配器往往只有独奏乐器与钢琴伴奏,或者只有无伴奏独奏乐器本身。奏鸣曲的曲式结构从古典主义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奏鸣曲式”,一种类似写文章“起承转合”的作曲结构与方式。大多数大型乐曲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的第一乐章均遵循这一曲式。不过二十世纪以来,奏鸣曲式在作品中的应用已不再模式与教条,亦不易辨认。
中提琴是擦奏弦鸣乐器,提琴族中的中音乐器。外形及结构与小提琴基本相同,只是形体略大。中提琴的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指法和运弓与小提琴基本相同。作为独奏乐器,它不具备小提琴高音的辉煌性与大提琴低音的浑厚性,因此中提琴的独奏曲与协奏曲并不如小提琴大提琴般多见。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50至1820年时期的西方主流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时期,因而也被人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音乐承继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直至二十世纪。乐队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队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随着法国大革命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作曲家的生计也受到影响,由最初依赖宫廷、教会供养转变为独立的自由作曲家。
当你已经来到了音乐殿堂的门口,推开门向里张望时,就像大海行舟,你会感到自身的渺小。是的,伟大的作品必然是远远超出你想象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在这个音乐世界里其实不在少数。也许你特别喜欢某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可是,千万不要就这样驻足于此而停下你的脚步,不要忘了你刚入门时的情境。请保持这份学习的谦卑与发现的精神,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并欣赏它各个角落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