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曲 为西奥伯琴而作 阿尔贝蒂尼作曲

Preludio para tiorba

请你试听

请输入验证码后得到试听地址

Preludio para tiorba
Ignazio_Albertini

请你评分

烂作差作庸作良作杰作 还没有人投过票哦!
Loading...
评论

作曲者:伊尼亚齐奥·阿尔贝蒂尼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情况未知,可能出生于米兰。历史上最早提及他的情况来源于一封施梅尔策1671年的信件,信中施梅尔策认为阿尔贝蒂尼是一个高水平的音乐家。这说明了那时阿尔贝蒂尼可能任职于维也纳。之后他一直服务于埃莉诺拉·贡扎加。1685年阿尔贝蒂尼在维也纳去世,死因是他杀。不过具体什么原因以及凶手是谁都无从知晓。作为作曲家,阿尔贝蒂尼主要因他的“12首小提琴奏鸣曲”而知名。

体裁:前奏曲

一种短乐曲。前奏曲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前奏曲也用于歌剧以代替序曲,曲式自由,一般取材于剧中的音乐,在正场前使用。十七世纪时出版商在出版乐谱以前会印发前奏曲作为广告。

主奏乐器:其他

指一类具体发声事物或自然声响的集合,而不是乐器。例如施托克豪森的“直升机”、莱奇的“击掌”等。

时代:巴洛克音乐时期

巴洛克音乐指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延续期间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巴洛克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在艺术领域方面,巴洛克风格的特征是精致细腻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风格,而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情感起伏不大而节制。巴洛克音乐创作的发展中心以贵族的宫廷、私人组织的学会以及天主教教会为主,其中又以宫廷最具影响力。此时期的音乐创作除了适合在宫廷里演奏的大协奏曲以外,还有贵族沙龙里带有私密气氛的小规模乐器奏鸣曲,令教堂充满了圣神光彩的弥撒、神剧、受难曲以及丰富的管风琴曲目。另外,歌剧在威尼斯快速兴起,借着音乐和戏剧的结合将情感抒发到最高点。音乐创作从此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巴洛克音乐时期复调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巴洛克晚期主调音乐已占主流,被称为“华丽风格”。

听觉难度:简单

当你已经来到了音乐殿堂的门口,推开门向里张望时,就像大海行舟,你会感到自身的渺小。是的,伟大的作品必然是远远超出你想象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在这个音乐世界里其实不在少数。也许你特别喜欢某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可是,千万不要就这样驻足于此而停下你的脚步,不要忘了你刚入门时的情境。请保持这份学习的谦卑与发现的精神,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并欣赏它各个角落的美吧!

评论

请放心,你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