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维也纳。早年求学于维也纳音乐学院与维也纳大学,1958年与许维兹克一起创办“序列”器乐重奏团,在奥地利传播当代音乐。1960年起任维也纳音乐学院教授。策哈为第二维也纳乐派整理编辑了许多作品,包括重新配器补完了贝尔格的歌剧“璐璐”第三幕部分并由布列兹在1979年首演。2006年加入约瑟夫·马克思协会,旨在宣传马克思音乐的同时强调“调性”的回归。这标志着“调性”已经重新彻底回到当代音乐的视野与范畴当中,也说明作为第二维也纳乐派专家的策哈本人对于调性并无排斥。2012年他获得了西门子音乐大奖以及20万欧元的奖金。如今,策哈被认为是奥地利当代音乐的代表性人物。
协奏曲指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借此着力体现独奏演奏家演奏水准的音乐体裁,所以往往具有强烈的炫技性。举例如独奏乐器为钢琴的协奏曲就叫“钢琴协奏曲”。“大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特殊的协奏曲形式,通过乐队一组表现力较强、数量较少、称为“主奏部”的乐器组和另一组数量较多称为“协奏部”的乐器组一问一答的交替来进行。另一特殊形式“乐队协奏曲”则是二十世纪以来许多作曲家为展现整体乐队演奏与自身作曲实力而作的音乐体裁。在二十世纪前后,由于乐队的表现力被逐渐重视,许多作曲家的协奏曲作品往往以“为某乐器与管弦乐队而作”命名,借此强调乐队与独奏乐器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为避免混淆,我仍然将此类名称统一命名为“某乐器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