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在波兰被视为神童,6岁开始学习钢琴,相继由他的姐姐和母亲教授钢琴演奏技巧,7岁时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波兰舞曲创作于1817年,体现出不同寻常的即兴创作能力。1818年,8岁的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奏,从此跻身波兰贵族沙龙。1832年移居巴黎后,他很快爱上了这座城市,通过音乐会、作曲和教授钢琴有了稳定的收入,经济上没有了后顾之忧。1837年肖邦邂逅了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展开了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恋情,这段恋情在1847年画上了句号。1848年他在巴黎举办了最后一次音乐会,之后他的肺结核病情加重,已无法继续授课和演出,最终于1849年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时年39岁。葬礼上按照他的要求演奏了莫扎特的安魂曲。肖邦的作品以钢琴曲为主,虽然他不少作品技巧艰深,但是他从来不会以炫技为最终目的,他的作品更注重诗意和细腻的情感,所以颇能为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所接受,被誉为“钢琴诗人”。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如果按时间划分大概为1820年至1900年之间。如果用历史事件来划分,“浪漫主义音乐”则可以从1813年霍夫曼论述贝多芬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始,到1914年勋伯格提出“不协和音的解放”为止。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浪漫主义音乐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瓦格纳,钢琴音乐的代表是李斯特。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浪漫主义晚期出现了更多不同的乐派,包括法国的印象乐派和欧洲各地的民族乐派等。
曲名和曲目不相符
这首降E大调辉煌大波兰舞曲原谱为钢琴与管弦乐队而作,在如今演出的时候往往由钢琴家独奏演出,原先版本就是钢琴独奏的版本。后来肖邦又为这首曲子添加了一首“引子”,所以这首曲子又名“平静的行板与辉煌大波兰舞曲”。现在我已替换为了钢琴与乐队版本,感谢你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