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榜单所列举的是网站中所包含作曲家的总评分前100,纯属站长个人的观点,就当是娱乐、娱乐一下嘛!如果有对于榜单的吐槽我也是喜闻乐见的,记得告诉我!
英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演奏家,他是20世纪音乐的重要人物,也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布里顿出生于英国东南沿海萨福克郡洛斯托夫特小镇,父亲是一名牙医,也是一位有才华的业余音乐爱好者。母亲是一位优秀的业余女高音。布里顿的作品体裁多样,尤其擅长歌唱类作品,这与他的合作伙伴及恋人彼得·皮尔斯甚有关连,皮尔斯不但为布里顿提供了大量创作灵感,亦是作为他各类型歌唱作品首演的演唱者。布里顿所完成的13部歌剧,除了第1部外,其他所有的男高音主角都是由皮尔斯所担任。同时,由于他自己小时候曾在教会中献唱,因此也创作出不少具水准的宗教合唱作品。布里顿是一个在艺术圈比较公开的同性恋者,他在代表作“彼得·格莱姆斯”中有所隐喻。但是布里顿本人对自己的性取向有很严重的情结。至去世之时,还是不希望后人过分关注他这方面的私生活。皮尔斯在1979年的一次访谈中说过:“他的字典中没有‘同性恋’这个词,他憎恶‘同性恋的生活’。”
德国20世纪作曲家,主要活跃于二战后的西德。出生于埃夫特施塔特地区。父亲是一个铁路职工,同时也是一个农民。小时候齐默尔曼进入一所私人天主教学校学习并接触到音乐。1938年,他进入科隆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理论与作曲。1940年征召入伍,不过在1942年由于严重的皮肤病退伍。1946年开始作为自由职业的作曲家活动,1948年开始他多次参加达姆施塔特的新音乐活动。1957年后他成为了科隆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960年代后他的作品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在歌剧“士兵们”在1965年上演之后。不过他的抑郁症也越来越严重,1970年8月10日,齐默尔曼在柯尼希斯多夫自己的家中自杀身亡。他的作曲风格有别于当时普遍的先锋派音乐,虽然广泛采用了从序列主义到电子音乐的各种技法,但他更以拼贴音乐的先驱者著称。他在其音乐作品中混合多种音乐,包括引用前人作品片断。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歌剧“士兵们”,被认为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歌剧之一。
波兰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母来自波兰的上流社会。为躲避战争举家迁往莫斯科,结果在1918年,父亲被当成政治犯拘捕,在未被公开审讯之前遭到枪决。一战结束后,全家回到了波兰,发现家园早已在战争中被摧毁。但即使如此,母亲仍然供6岁的儿子去学钢琴。早年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及作曲,同时也学习小提琴。 1931年他进入华沙大学念数学,但在1933年他便停止学习数学,专注于作曲和钢琴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召入伍,在军队中担当电台讯号员。同期他仍没有放弃创作,曾被德军俘虏,后乘机逃走,步行了400公里路程逃回华沙。而其兄长则较不幸,被苏联俘虏后在西伯利亚的劳改营中饿死。他二战前的作品多毁于战火。50年代后开始采用序列音乐技法和自创的“机遇音乐”,作品中的部份段落由演奏者随机挑选演奏,其独特的风格和扎实的作曲功底使其获得崇高的国际声望。卢托斯瓦夫斯基是20世纪最著名的波兰作曲家之一。其音乐作品虽采用多种复杂的现代音乐技巧,但始终富于真情实感和丰富的音乐效果,受到各国听众的广泛欢迎。
犹太血统的俄罗斯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出生于恩格斯城。少年时,他随父移居到维也纳,并在那里接受最初的音乐教育。1948年他回到莫斯科,1953-1961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结识了肖斯塔科维奇,毕业后留校执教并加入作曲家协会。主要靠写作电影配乐为生。1980年由于一次在作曲家协会上的弃权投票,他曾被政府禁止出境。1985年中风昏迷,之后曾多次停止心跳,被宣布临床死亡,但都奇迹般地死而复生并继续创作。1990年他移居汉堡,并获得德国公民身份。1998年逝世于汉堡。他的创作风格多样,自称“复风格”,广泛运用各种现代作曲技法,但本质上依然扎根于传统,许多作品感人至深。
法国作曲家。出生于德国科隆。父亲是一名缺乏才能的乐师兼犹太教堂的歌手。奥芬巴赫6岁时学习拉小提琴,8岁时开始为一些短小歌曲谱曲,并在私下学习拉大提琴。11岁时就经常同他的两个兄长在星期天和节假日的“娱乐音乐晚会”上演奏音乐,有时甚至一天演奏两次。他14岁时,父亲带着他和他的两个哥哥前往巴黎,凯鲁比尼听到了他的大提琴演奏以后,就一反常规录取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但奥芬巴赫仅在那里待了一年。1835-1837年间,他在喜歌剧院担任乐队成员。同时他结识了阿莱维,开始向他学习作曲。1839年,奥芬巴赫的第1部歌剧上演、1847年第2部、1853年才上演第3部,却都不算成功。1855年夏,奥芬巴赫开办一座自己的小剧院,取名叫“巴黎人喜剧院”。1858年创作的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大受欢迎,这部作品在上演200多场以后曾在一家大剧院为拿破仑三世举行盛大的演出。以后他写了一系列轻歌剧都很成功。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
德裔瑞典作曲家。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叫米尔滕贝格的小镇。父亲是普通职员。早年在布痕和曼海姆等地学习音乐,不过他的父母希望他学法律,于是把他送到了美因茨大学。不过他自己坚决反对并转而报考了埃尔福特大学,因为埃尔福特有更浓厚的音乐氛围。不令人意外的,在大学里克劳斯完全放弃了法律,一门心思学习音乐和文学。这使他与父亲的关系紧张。在埃尔福特大学读了仅1年书后他就被父亲叫了回来,经过1年的斗争,他妥协了,去往哥廷根大学读法律。不过实际上,他仍然只是在大学里学音乐。1775年他创作了“d小调安魂曲”,在这部并不成熟的早期作品中已经能够发现一个大胆而有思想的作曲家的雏形。1777年受他同学影响一起去往瑞典应聘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的宫廷乐师职位。不过由于他的竞争对手很多而且他又没有名气,在之后的3年内他甚至都没有机会向国王呈现自己的作品。直到1781年国王终于有机会听到了克劳斯的音乐,遂被授予宫廷副乐长的头衔。克劳斯欣喜若狂,他在寄给家人的信中写到“音乐会一结束,国王就过来和我谈了大概1个多小时,他非常喜欢我的音乐。昨晚我被召见,他授予了我乐长的职务,更让我快乐的不是我将收获更多的金钱,而是我将有机会被公费派往德国、法国、意大利旅行学习!”之后5年克劳斯游历欧洲,结识了海顿、格鲁克等音乐名人,成为了共济会的成员。他还在英国参加了亨德尔盛大的百年诞辰,过程中他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得到了整个欧洲的瞩目。1787年他回到瑞典后,不久就接任宫廷乐长的职务。不过就在克劳斯大展拳脚之际,1792年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一次假面舞会上遭到了暗杀,克劳斯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创作了“c小调葬礼交响曲”献给自己音乐上的伯乐。仅仅几个月后,克劳斯自己不幸得了肺结核,于同年12月去世。他的墓志铭上刻着“这里埋葬着克劳斯,他的音乐通往天堂”。
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法国山区小城锡布尔。他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工程师和发明家,母亲是一个巴斯克人,她的西班牙背景对于拉威尔之后音乐风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拉威尔的父亲虽然热衷于机械,但是也是一个懂音乐的音乐爱好者,拉威尔的音乐启蒙教育就主要来自于他的父亲。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上,拉威尔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所震惊,可能对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研究最终使拉威尔也成为了一个配器上的大师。之后他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但是他在钢琴上的造诣并不突出,由于未获得任何奖项他于1895年被退学。他之后便转向作曲,并在父亲的引荐下认识了萨蒂,拉威尔是最先认识到萨蒂音乐价值的作曲家之一。之后他重新入巴黎音乐学院,这次跟随福莱学习作曲,他的作曲才华立刻得到了学院的认可,可是由于仍然没有获奖,他又一次于1900年被退学。1899年他创作了“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不过那时仍然只是一首默默无闻的小曲子。他在1905年第5次也是最后1次竞争罗马大奖(前4次均以失败告终),初选即遭到淘汰。不过随后有关评审舞弊的丑闻被曝光。这次丑闻又被称为“拉威尔的生意”,拉威尔瞬间成了令人同情的舞弊牺牲品,也使他开始受人瞩目。1912年上演的芭蕾“鹅妈妈”大获成功,使他的名声传到了英国与美国。通过芭蕾音乐他和斯特拉文斯基成为了一生的好友。一战爆发后,拉威尔积极参军,可惜由于年龄与心脏的问题他没有成为他所希望的飞行战斗员,结果他成了一个负责运输的卡车司机。不过拉威尔依然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恐怖,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后,他的精神状态变得非常脆弱,失眠与消化不良也伴随了他一生。他没有加入圣桑主导的禁止德国当代作曲家作品在法国上演的爱国主义运动,他认为这种肤浅的爱国主义行为只会导致法国音乐自身的堕落。结果拉威尔自己的音乐反而在法国被禁演了。战后随着早一批作曲家(包括德彪西)的相继离世,拉威尔实际成了法国音乐的领军人物,不过他依然保持着他低调谦逊的作风。晚年他去往美国巡回演出,美国观众给予这位作曲家最热情的欢迎,他感慨地说:“巴黎可从没这么对过我”。1920年代末他创作了如今家喻户晓的作品“波莱罗”,不过他本人并不见得喜欢这部作品,他对奥涅格说:“我到现在只写了一部杰作——波莱罗,可惜却没有音乐在里面。”1932年的一次车祸使他的头部受伤,他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1937年拉威尔在巴黎逝世。
德国作曲家。在布拉格学习音乐,后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创作,毕业后去英国旅行。1750年结婚后定居维也纳,四年后任宫廷歌剧院的乐队指挥,并创作了大量的意大利田园剧和法国喜歌剧。他对当时越发乏味的正歌剧进行大胆的改革,主张音乐应该尽服务诗歌之职,简化音乐及情节,摒弃传统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纯朴的表现。他强调歌剧要有深刻的内容,追求戏剧的真实性,并把原古钢琴伴奏的宣叙调改为管弦乐伴奏,以此缩短了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的差距。可是他的这些改革并没有被人们所认可,改革性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上演后反响平平,相反人们较多关注的却是歌剧的脚本作家。但毋庸置疑的是,正是格鲁克的改革奠定了现代歌剧的基础。他有关改革的思想影响了无数后人,包括歌剧大师瓦格纳。格鲁克自己的代表作有歌剧“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等。
芬兰作曲家,民族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出生在芬兰海门林纳。9岁起学习钢琴,14岁学小提琴,并自学作曲,后参加业余室内乐团,他曾希望成为一位小提琴演奏家而非作曲家。1885年进入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不久转入音乐学院。24岁时赴柏林和维也纳深造。3年后回芬兰作了第一部交响诗“传奇”,立即轰动,从此他致力于作曲。1893年执教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1897年,芬兰政府肯定了他的成就,开始为他提供津贴,使他能够专心作曲。1899年,他创作了著名的“芬兰颂”,大大激起了芬兰人的爱国思想。西贝柳斯不喜欢城市的喧嚣而选择居住在乡村,定居在赫尔辛基近郊耶尔文佩的艾诺拉别墅。1911年,他接受了喉部大手术。1914年访问美国,接受耶鲁大学音乐博士学位,回国后过着隐居生活,但仍从事创作。1926年后,再没有创作过一部大型的音乐作品,其原因成为音乐史上的未解之谜之一。
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出生于热那亚,父亲是一个曼陀林演奏家。帕格尼尼7岁学习小提琴,并迅速成为了小提琴演奏名家,另外他还以赌徒和花花公子的形象闻名。他曾学习过吉他,不过只会在私底下演奏。1805年成为托斯卡尼女大公埃莉萨·波拿巴的宫廷乐师,1809年他又回归到了自由职业。1828年的欧洲巡回演出使他名声大噪。有一个传说:帕格尼尼将他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换来他那高超的技巧,对于这个传说帕格尼尼很满意,甚至有人说这是他自己杜撰的。在他演奏时,他会翻白眼,摇晃的站姿、长而零乱的头发、苍白的脸庞、憔悴的身躯都让这个传说显得更加真实。他充满热情激烈的演出让观众流泪,有的人甚至还晕倒。帕格尼尼给他唯一曾经拥有过的小提琴取名叫加农炮,主要是反映这琴本身所发出来的声音如大炮一般。他曾赞助柏辽兹为中提琴与乐队而作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完成,却因为不满意柏辽兹对于乐队部分的重视而分道扬镳,直到1838年现场听罢此曲的演出后大获感动,当场跪下并亲吻了柏辽兹的手。1836年他在巴黎开了一家赌场,却立刻倒闭。他因此陷入了经济上的麻烦,只能靠贩卖自己的乐器填补损失,1840年去世。
英国作曲家。出生于格洛斯特郡的下安普尼,他的父亲是一名副主教,而他的母亲则是达尔文的后代。所以沃恩威廉斯成长在一个既接受宗教的信仰、也接受科学的理论的家庭。他5岁开始学琴,很小时候就开始尝试作曲。由于不喜欢钢琴,他之后转学小提琴。1890年进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跟随帕里学习作曲,他将帕里视为他的偶像,同时和同学霍尔斯特成为了好友。1892年后的3年他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音乐和历史。毕业后担任教堂的管风琴师,1899年获得了剑桥大学的音乐博士学位。之后他开始发表作品,并参与各式各样的音乐活动。他之后来到巴黎求学,短暂跟随拉威尔的学习使他受益匪浅。一战前后随着作品演出的成功他成为了英国知名的作曲家。一战中他志愿参军,主要任务是驾驶救护车。战争给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带来了创伤:他见证了许多作曲同行与战友们的牺牲,而他的耳朵被枪炮声损伤,听力严重下降。他在1919退伍。1920年代他主要的工作是作曲、指挥与教学,1932年被选为英国民族舞蹈与歌曲协会主席。而在1930年代他已经成为了英国乐坛的领军人物,二战爆发后他主要在国内参与战争工作:掌管关押音乐家俘虏的机构,组织国家展览的音乐会,还曾为宣传性的电影写配乐。晚年的沃恩威廉斯创作热情依旧,他于1958年去世。沃恩威廉斯的音乐有英国式的平易、幽默,精力充沛而不失文雅的格调。他写过几乎所有形式的音乐:9部交响曲,钢琴、小提琴,甚至竖笛协奏曲,弥撒曲,歌剧等。
弗莱芒作曲家,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若斯坎作为迪费和帕莱斯特里纳之间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复调音乐大师,被视为西方音乐史上的一座高峰。同时代人赞誉他为“当代最优秀作曲家”、“音乐之父”。 佛罗伦萨的一位文人科西莫‧巴尔托利于1567年曾写道,若斯坎在音乐上是盖世无双的,犹如米开朗基罗之于建筑、绘画与雕刻。若斯坎早年生平不详,可能出生于埃诺,小时候在圣康坦皇家教堂做乐团歌手,并可能认识当时在那里工作的穆东。他有可能是奥克冈的学生,并且把奥克冈视为自己的偶像与楷模。若斯坎于15世纪后半叶去了意大利,最初作为米兰大教堂的歌手,后任职于斯福尔扎公爵的私人教堂,他在米兰度过了近30年。16世纪初他到了法国宫廷工作,短暂几年又返回至意大利,在与海因里希·艾萨克竞争后得到埃斯特家族的青睐担任费拉拉宫廷的教堂乐长。不过他没有久留,1503年瘟疫爆发,费拉拉人走楼空,1504年若斯坎也为了避难选择离开。而他的继任者就是之后死于瘟疫的雅各布·奥布雷希特。若斯坎最终决定重返法国与比利时交界处的埃斯科河畔孔代,并一直担任圣母学院教堂的教务长直到去世。在他的晚年,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他的作品传遍了欧洲。若斯坎能够完美地将自己的创新灵感注入作品中,他的弥撒曲尽管形式传统,但是其音乐构思富有艺术新意,为以后作曲家的创作开辟了道路。
法国作曲家,钢琴家。是19世纪重要的钢琴作曲家。出生在犹太人家庭,父亲经营一个音乐学校。他也是一个音乐神童,6岁就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6岁毕业后就留校教授视唱练耳。不久后他结识了肖邦,1838年与肖邦合开音乐会,一举成名,但次年由于个人原因又退出舞台,1844年才复出。1853年后又退隐,独自作曲并研究宗教。1873年再次复出,并指导了一些学生。1888年3月29日,阿尔康在家中去世。原本人们传说他是在寻找一本犹太教著作时被倒塌的书堆砸死,但目前有新证据显示,他很可能是被一个衣帽架砸死的。他一生未婚,深居简出,后人对他的生平和思想了解甚少,这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个神秘人物。他的钢琴作品数量很多,风格各异,有只有十几小节的小品,也有长达四五十分钟的独奏协奏曲、交响曲。他的音乐极大地开拓了钢琴音乐发展的道路,拓宽了钢琴音乐的范围,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其历史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
16世纪西班牙著名作曲家。并且在反宗教改革时期,与帕莱斯特里纳以及拉絮斯并列为该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维多利亚在世时不仅是作曲家,也是一位卓越的风琴家、歌唱家以及天主教神父。不过根据史料显示,他个人似乎醉心于成为一个作曲家更甚于当一个表演者。出生于桑奇德里安,阿维拉省的一个小镇。家里9个孩子中排行第7。小时候在阿维拉教堂合唱团唱歌,并在当地学校学习音乐与管风琴演奏。1565年他去往罗马继续学业,并可能师从过帕莱斯特里纳,之后在日耳曼大学担任教师。1574年成为牧师。1575年成为圣亚坡理纳圣殿合唱团的乐长。不过他在意大利并未久留,1587年他回到西班牙,被任命为神圣罗马皇后奥地利的玛丽亚的牧师,并呆在马德里皇家赤足女修道院工作,他有非常可观的收入与自由。1593年他又前往罗马,并在1594年参加了帕莱斯特里纳的葬礼,1611年维多利亚去世,不过他的墓碑如今仍未被找到。
法国巴洛克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他的父亲是个磨坊工人。吕利在童年学习吉他和小提琴,并跟随流浪艺人巡回演出。1646年在他14岁时,他在舞蹈和喜剧方面的天才被吉斯公爵发现并被带到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堂姐蒙庞西埃大小姐身边做侍者。在大小姐的帮助下他的音乐素养提高了。吕利后跟随尼古拉·梅特鲁学习音乐理论,之后加入了法国王室的弦乐队并成为了指挥。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作曲,1661年加入法国国籍,1662年被任命为法国王室乐正。1664年与戏剧家莫里哀邂逅,开始了戏剧上的合作,并创造了“戏剧芭蕾”这一体裁形式。他控制了当时的法国音乐生活,开创了法国歌剧,发展了大经文歌和法国序曲,对当时的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
巴洛克时期的英国作曲家,出生于伦敦的西敏地区,父亲曾任查理二世的宫廷乐师。少年时是王室小礼拜堂合唱团团员,嗓子受伤后任乐器保管员。曾从约翰·布洛学习。1680年成为西敏寺的管风琴师,1682年又兼任王室小礼拜堂管风琴师。作有歌剧、戏剧配乐、教堂音乐、宫廷颂歌和宗教歌曲、民俗歌曲等。他在1695年11月猝逝,年仅36岁。据说,有一天普赛尔因夜归而被妻子拒谙门外,因感冒而冻死,葬于西敏寺内他的管风琴附近。普赛尔的音乐吸收法国与意大利音乐的特点,创作出独特的英国巴洛克音乐风格。他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独霸英国乐坛两百年,一直到20世纪初爱德华·埃尔加成名之前,没有一个本土生长的英国作曲家达到他的成就。阿布德拉扎尔中的回旋曲被布里顿用作“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主题。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罗马天主教徒,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早年生活情况未知,可能小时候在皇家教堂当过合唱团的歌手,曾是托马斯·塔利斯的学生,并与之联合出版圣歌集。1563年到1572年在林肯教堂担任管风琴师与合唱团乐长,之后担任皇家教堂的管风琴师。1580年代他开始转而信仰罗马天主教,宗教上的差异给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英国宫廷曾暂停过他的工作,他的居所也被英国监视。不过他的许多朋友设法替他解决了困难。退休后他搬往位于布伦特伍德的一个小村庄居住并在那里去世,虽然时常因为不出席新教仪式被罚款,不过拜尔德一生都颇为富有。他的经文歌和弥撒曲都充分展示了他的对位才能,而他的器乐作品也在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
法国伟大的巴洛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幼年时他被送往耶稣会学院学习法律,然而拉莫真正喜爱的是音乐和作曲。拉莫18岁那年,他的父亲终于同意他从事音乐,并且将他送往意大利学习,之后他返回家乡担任了教堂的管风琴师。1736年,拉莫成为了耶稣会修士。拉莫真正的创作志向是歌剧,第一部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西埃”于1733年公演。那年他已经年过半百。此后,拉莫的歌剧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他是继吕利之后最伟大的法国歌剧作曲家,当时法国围绕着拉莫的歌剧发生过“拉莫派”和“吕利派”之争。他著有“和声学”和“音乐理论的新体系”,是和声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挪威作曲家,出生于卑尔根的一个商人家庭,祖先是苏格兰人。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推荐,1858年前往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卑尔根举行首次作品音乐会。之后格里格又去哥本哈根师从盖德,1863-186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活动,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诺拉克等人共创“尤特皮”音乐社,并一起开始从事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格里格的作品大多以风俗生活、北欧民间传说、文学著作或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波西米亚出生的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出生于瓦尔腾堡的一个波西米亚小镇,除了他可能在波西米亚一所耶稣会预科学校学习过以外,他的早期教育情况鲜有人知。1668年以前,比贝尔供职于格拉茨的宫廷,其后他又在克罗梅日什受雇于奥洛穆茨主教卡尔二世。比贝尔显然在这里拥有良好声望,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备受关注。1670年夏,卡尔二世命比贝尔去阿巴森与著名乐器制造商雅各布·斯坦纳谈判购置乐器的事宜。然而,比贝尔没有抵达阿巴森,他前往受雇于萨尔茨堡大主教马克西米利安。因为卡尔与马克西米利安是朋友,所以比贝尔的前雇主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直到1676年,他们才正式解除关系。比贝尔的余生都在萨尔茨堡度过。在那里,他的音乐和社交事业蓬勃兴旺:他于1676年开始发表他的音乐作品,1677年为皇帝演奏,1679年起在萨尔茨堡担任乐团副乐长,1684年升任乐长。1690年比贝尔被皇帝擢升为贵族。最后,新任萨尔茨堡大主教任命比贝尔为内务大臣,他升至了社会阶级的顶层。比贝尔被认为是器乐历史上最重要的小提琴作曲家之一,为小提琴与作曲技巧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尤其是“玫瑰经奏鸣曲”由变格定弦所展现出的奇异音色,重新为当代人所重视。